合聚咖

合聚咖

西电IRobot机器人俱乐部:在最酷的年纪,做最酷的机甲大师梦

admin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卢宇豪凭借在IRobot机器人俱乐部的项目实战经历,赢得了算法和机械领域不同单位的职位邀请,甚至薪资超过硕士研究生。这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展现出了IRobot机器人俱乐部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显著提升。俱乐部如何培养出具有如此竞争力的学生?本文深入探讨了俱乐部的培养机制。

兴趣驱动

IRobot机器人俱乐部于2016年成立,吸引了大一至大四对机器人领域和工程师职业感兴趣的数百名学生。俱乐部以兴趣驱动为核心,实行“培养—考核双向循环”发展模式。新成员通过半年的边培养、边考核、边筛选,重点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创新能力和解决能力。

企业化管理模式下,俱乐部成员负责研发方向、人员安排和项目推进。采用“纵横交叠式”研发组织架构,以项目为牵引划分技术组,通过赛事倒推项目门类,形成8类纵向组和按技术下设的横向推进。各项目共同组成测试组,团队通过项目拆解细化赛事任务,每周召开组会同步进度,每两周召开技术组会交流技术进展。

竞赛牵引

俱乐部参与的RoboMaster机甲大师系列赛,其赛题紧跟市场和企业发展动向,成员沉浸式体验任务挑战,实现技术提升和团队协作。赛事规则要求一年内完成多个机器人研发,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促进了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朋辈互助

俱乐部以朋辈互助为基本手段,通过“以老带新”和“组内协助”提升成员技能。设置培训体系,根据业界发展和技术迭代调整内容,分向不同组别,经历技术成长路线。还设有管理、财务、宣传等模块,促进成员软实力提升。

IRobot机器人俱乐部通过学生自主成长、辐射带动效果和高成员外部认可,探索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社团建设的范本。俱乐部每年培养核心成员约60名,通过各类活动和赛事影响近3000名学生,累计培养核心成员300多名,其中42%保送至知名高校深造,30%考研成功,23%在大疆、华为、中兴等知名公司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