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学校。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
学校现有院系23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哲学等8个门类,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制造、交通、仪器和管理等领域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北航原有的1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进入全国前5名,2个名列全国第7名。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和增补,有8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位于全国高校第7名,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由11个增加到28个。
师资队伍
根据官网显示,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4266人,其中专任教师2368人。专任教师中,72.5%具有高级职称,86.64%具有博士学位。汇聚了以26位两院院士、5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65位,国家“特支计划”入选者46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含专职、双聘):高镇同、李未、江雷、怀进鹏、李天、房建成、范瑞祥、丁赤飚、李陟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包含专职、双聘):刘大响、李椿萱、钟群鹏、陈懋章、王浚、冯培德、姚骏恩、李伯虎、杜善义、张彦仲、戚发轫、徐惠彬、赵沁平、张广军、张军、王华明 、苏东林(女)、宫声凯、向锦武、朱坤、吴剑旗、邢丽英(女)、王自力。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陈宗基、周盛、张其善、武哲、李未、李椿萱、高歌、傅惠民。
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尚志、王琪、张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