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或对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并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和提供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分析,国家的产生,必然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存在与需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以管理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全面、均衡发展,从而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按治理内容划分,国家治理应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首要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石,目的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有效性;二是政治治理,是国家治理得以实现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实施其他治理的重要媒介,目的是改进政府运行机制,改善政府绩效;三是社会治理,包括推动社会公正、规范社会秩序、引导社会组织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