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看待列强侵略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admin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侵华方式与特点的变化,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与矛盾息息相关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阻碍了中国近代发展,同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新的生产关系的兴起。可以大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还有沙俄。这一时期,英法等国为掠夺原料、开拓市场,俄国继续其一贯的侵华政策,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所。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后又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当时西方国家侵华的主要格局是共同支配,美国占优势,到一战期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侵略战争。他们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中国抢夺路矿权、提供政治性贷款、大规模设厂。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经由日本独占。一战后,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门户开放”政策纵容日本侵华;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时期,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先是“以华治华”,后发展为孤立、封锁、包围。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美国。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要原封不动地保持封建社会已不可能。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统治势力闭关自守,也不允许他一切保持原样。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现代化,即不根本改变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只在某些方面在有限的程度内进行向资本主义制度靠拢的改变。洋务派是其最早的代表。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其先驱。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没有正常发展起来,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原因就在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固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自然经济起了瓦解破坏作用,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中国民族资本不仅遭到具有特权的外国资本的排挤,而且无力抗拒在中国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帝国主义支持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官僚资本利益的军阀势力。封建的土地关系、商业高利贷资本和一切前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及其上层建筑,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维护而得以继续存在。帝国主义的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成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又处于半封建的境地;不断激励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激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