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特征包括主体、对象、补偿性和可能的过错责任等。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自然事实,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自然事实中,事件和状态是其两个分类。宣告失踪设立财产代管制度,宣告死亡则恢复婚姻关系,并处理收养关系。撤销死亡宣告后,财产返还和赔偿责任需按法律规定执行。农村承包经营户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事的家庭承包经营,具有特定法律特征。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在成立基础、设立人地位、设立行为、有无意思机关和目的事业上存在区别。法人终止原因多样,包括解散、依法宣告破产和其他法定情形。普通合伙企业由合伙人共同经营,设立需满足特定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情形包括无行为能力、虚假表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恶意串通等,法律后果涉及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和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条件为将来可能发生且非法定的事实,具有未来性、或然性、非法定性和合法性。法定代理终止原因包括被代理人成年、代理人丧失行为能力、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死亡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诉讼时效起算规则基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及义务人的时间点,最长时效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中止条件包括不可抗力、法定代理人丧失、继承未确定、权利人被控制或其他障碍。物权客体特定原则确保一物一权,不受多人共享同一物权的约束。善意取得后,原所有权人丧失所有权,受让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动产原有权利消灭。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占有、使用、获取收益,自主组织经营和处理产品,流转土地经营权需符合规定。抵押权人享有抵押物保全权、处分权、优先受偿权和抵押财产转让时的权利。动产质权人有权占有质押财产、收取孳息、保全质权和优先受偿。占有人享有返还请求权、妨害排除和防止请求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强制缔约要求当事人应对方请求订立合同,不得拒绝发出要约或拒绝承诺。合同履行规则包括全面履行、遵循诚实信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法定单方解除事由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迟延履行、违约行为等。合同解除后,权利义务终止,尚未履行的终止,已经履行的根据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并赔偿损失。法定抵销条件包括双方互负债务、债权已届清偿期、标的物种类和品质相同且无禁止抵销情形。提存条件为因债权人原因无法交付、标的物适宜提存及法定程序。违约责任承担包括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赔偿损失及采取补救措施。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分为法定和约定,法定包括不可抗力等,约定需符合法律政策和社会公共利益。保留所有权买卖中的取回权需满足特定条件,先诉抗辩权的例外包括债务人下落不明、破产案件、财产不足以履行债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