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曲线和LM曲线都以利率i为纵坐标,产出Y为横坐标。IS曲线的方程是i=A/b-Y/(a*b),其中A代表自主性支出,b是投资对利率的弹性系数,a是乘数。LM曲线的方程是M/P=kY-hi,其中M是货币供给,P是价格水平,k是货币需求对产出的弹性系数,h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系数。
这两个方程组表示了经济系统中投资和货币市场之间动态平衡的关系。通过联立这两个方程,可以消去利率i,从而获得产出Y和价格水平P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个函数关系就是总需求曲线,表示了总需求量如何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来说,总需求曲线体现了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模型中,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总需求量越低。这主要是因为价格水平上升时,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减少了投资和消费,降低了总需求。反之,价格水平下降时,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上升。
通过IS-LM模型,我们能够观察到总需求曲线是如何形成的。总需求曲线是经济系统中投资、消费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复杂互动结果。这个模型帮助我们理解价格水平如何影响总需求,以及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此外,IS-LM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例如,如果政府希望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那么在IS-LM模型中,这将表现为LM曲线向右移动。这会导致利率下降,进而增加投资和消费,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提高产出和降低失业率。
总之,通过IS-LM模型推导出的总需求曲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这个模型不仅揭示了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还展示了政策制定者如何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