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个个人经历。初为博导,面对考核压力,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如要求学生每日10点前到办公室,虽有周报等要求,实则发现并无实际效果。
批评、奖励与威胁,手段各异,却难以改变现状。批评不生效,奖励显得微不足道,威胁亦未能奏效,学生毕业与否,成为双方共同的关切。
最终,选择放手,聚焦于肯干的学生,一同投入研究。令人惊讶的是,某学生半年多后发表了一区文章,另有一学生首次参加会议便获奖。实验室氛围似乎突然活跃起来。
意识到,师生均陷入困境。教师难以洞察学生动力,学生对未来缺乏信心。教师过度施压以弥补学生主观努力的不足,学生则消极抵抗,两者均陷入内耗。
故而,不如寻求让双方看到希望的途径。只有当学生看到可能性,信服后才会积极投入。学术研究,既是一场梦想的追寻,也是一项个人选择。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