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当年诗人对于太宗皇帝开科考试的优秀认可,海外学人进入与太宗皇帝的科举制度之中,大唐王朝也因此兴盛了那么多年。但是作为一个开科举考试的大唐王朝,他对于考生制度的管理其实也有很多的薄弱之处。例如当年的开科考试就漏掉了很多人才,只是因为他们穷还有地位的问题的约束,因此才有了黄巢等人的崛起。
不过,这一切到了宋代则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因为根据《中国通史》的统计,在宋王朝时期,所有开科考试的学生居然有一大部分都是贫困学生为主。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阅一下当时的数据统计,唐王朝时期寒门学子出生其实只占了不到四分之一,而到了宋王朝时期,寒门学子已经接近四分之三。由此可见,当时寒门学子在参与科举考试这方面,实在是占了很大比例。
不过看到这里,很多人也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在唐王朝时期,家里没钱,没办法参与科举考试,地位低不行,没办法与贵族竞争。为什么在宋王朝时期,那么多的寒门学子可以成为科举考试的优秀成员呢?
要知道,所谓的寒门学子指的就是家里没钱就没钱,包括运费没钱,吃饭没钱住宿没钱,而且重复考试所需要的教材费用也没钱。
面对如此重重压力,宋王朝是不是做出了什么补贴政策让他们得到了改观呢?带着这个疑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宋王朝时期关于寒门学子的补贴问题,看完以后大家对宋王朝,可能会有新的认知。
一、寒门学子的曙光
其实,一个真正的封建王朝想要取得完整的统治,就必须要实现皇帝与贵族的共同统治。记得笔者以前看过一篇历史文章,就专门有学者论述的黄巢,打击地主与贵族为什么会失败?所以一般来说,即使唐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但是它的根本还是以贵族为主,而那些寒门学子则遭到了大批的淘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了宋王朝逝去,这一切会发生改变呢?
其实答案也比较简单,因为根据史书记载,在宋王朝时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个压力就是当年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恐怖,还有一个就是宋朝统治者对于国家的历史趋向的担心。
因此,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政府强调以读书人为核心,并且要打造一个去军人去政治,然后以文治国的一个核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宋朝成为了一个文人政治的国家,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君主不再与贵族共治,而是与读书人共治。
既然已经展开了这样的制度,那么当年那些占据主导作用的贵族和权贵子弟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虽然宋朝也有很多的关系传承网络,但是与那些庞大的寒门士子比较起来,他们的数量太少了。
而且,如果去掉贵族时代的特权,大家同样的以读书为根基来谋夺地位,那么寒门子弟往往会胜出。因为贵族有着太多的享受,而且他们有其他的上升途径,没必要寒窗苦读,但是穷人却没有办法,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出身,于是就拼尽全力挤入其中。
因此,在宋王庄社区寒门子弟的数量大增,他们都拼尽全力朝着考试进步。不过这里也存在着一个疑问,既然所有的寒门子弟想考试,这个心足以让人敬佩,但是面对物质基础他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答案也比较简单,因为政府社会还有家族会进行补贴。
二、政府补贴
既然宋王朝想要构建一个文人治理国家的秩序,那么就必须要提供大量的经济与物质资料,来到教育领域给予寒门士子崛起的机会。所以以皇帝为代表,他们会不断地投入大量的经费,进入到各种各样的考试领域之中。
按照《宋史》的记载,最为明显的记录就是,一个是在太学读书期间的所有学生,不仅免除了所有的杂碎,而且还能够得到政府的补贴。这些补贴就有伙食补贴,又有节假日的补贴,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衣物补贴。可以说,只要来到政府的食堂并且参与考试期间,所有的费用都由政府出。除此以外,政府还有关于路费与考试的津贴。
根据历史记载,当宋代的考生正式上路的时候,一旦他没有钱了或者在路上肚子饿了,可以跑到一些官方设立的地点,然后以自己的实名制申请政府补贴。在那些地方政府会给予伙食,而且会发放钱粮,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给予马匹。但是,这些东西都是以免费的形式给予考生。
除此以外,学生在所有的培训机构中也会得到大量的补充。例如宋朝就开创了很多的广文馆,这些广文馆有点类似于免费培训机构,第一次考试的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没有考过的人可以在这里复习。而且,广文馆内部还有很多的学田,这些学田每年可以赚取大量的收入,而这些收入都会用来补贴学生。
按照当时的历史记载,南宋期间140多个学校有学田,共救助了16万名学生。可谓是数据非常可观,学生得到了大量补充。看了这些数据可能很多人都会惊讶,宋朝皇帝真的给力。
但其实除了宋朝皇帝以外,社会和家族也在帮助这些寒门士子。
三、社会的力量
由于宋太祖强调宋王朝是以文人治国的一个社会,因此整个社会对于读书人特别的崇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人只要会念一两句诗就会得到女生的称赞,而仍然只要稍微有那么点上进心,那么周围的那些有钱人就会想要拉关系。
其实,这样的现象就好像我们现代社会对于一些教育事业的捐款一样,对这些人捐款则能够打响自己企业的名声,而且还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效应。
所以,大量的富贵之人开始对这些寒门士子进行投资,如果以后这个学生发达了,那么以后对于自己的工作有帮助。就算这个学生后来没有考上,但是这个富人在社会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周围人也会对他有好的评价。
除了这些社会力量以外,其实还有家族力量在进行支撑。
四、家族力量
要知道,中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家族传统社会,也就是说一个家族里面有好几代人,这几代人之中必然有钱的人,没钱的人都在一起。而在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会有一个核心这个人被称为族长,或者是一个领头人的长老,他们会统一对家族里面一些会读书的人进行资金的补充。
其中,这些补充包括那些老学究不要的书籍,还有他们去赶考时期给予的粮饷。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衣服的补助,食物的补给,甚至还有送温暖送关怀的一系列的事情。因此家族力量也是寒门士子可以参与考试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结
所以看完这些历史记载,我们会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宋朝的士人统治时代的到来,其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不断配合的结果。宋朝统治者为了打造这样一个文人构架,所以他不遗余力的投入教育资源,并且向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文人的风气。
真是在这种风气形成以后,整个社会都纷纷向往,有钱的人想要借此改变名声,甚至还想要搭顺风车。更有甚者家族的力量在背后疯狂输出,以此来保证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与连绵不绝。
所以,客观上来说,宋王朝真的是一个科举制度高度发达的时代,虽然太宗皇帝赢得10万学子尽白头,但是与宋朝这种社会从上到下全力支持,读书与做官的这种氛围来说,还是差得蛮大的。也难怪宋朝寒门士子统治力量那么强大,这真的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造。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