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整体优先名词解释

admin

整体优先(也称完形优先)是一种心理学理论。

它主张人们应该先考虑整体,然后再考虑部分。这个理论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而是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优先原则强调用尽量多的条件去推一个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可能性就越大。

关于知觉本质的探讨始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完形理论。该学派提出了知觉研究的两大重要思想,其一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整体优先效应”或“完形优先效应”;其二为知觉的完形规则,即知觉是如何组织建构的。

该理论遵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知觉所具有的这种独立于视网膜影像的整体属性就是完形。

纳冯的“整体优先效应”实验验证了以上观点。实验中,要求被试报告所看到的字母是H还是S,作为判断目标的字母有时是大字母有时则是小字母。结果发现,大小字母是否相同这个因素,不影响被试对大字母的判断时间,但大小字母不同时被试对小字母的判断时间显著增加。

整体优先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但为了和构造主义心理学有所区别,于是就用“直接经验”来表述。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当时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即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

这种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接经验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是行为。格式塔心理学把行为分为显明行为和细微行为,前者指个体在自身行为环境中的活动,后者指有机体内部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是显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