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学,作为人口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探讨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地域差异。它关注人口数量及其地区分布的变化,通过分析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揭示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规律。在探讨人口构成及其分布时,人口地理学揭示了人口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的地区差异,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资源预测和消费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是人口地理学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研究了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及其社会经济原因。人口迁移研究则是人口地理学中的又一个重要领域,研究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的流向、流量、强度及地区差异,以及迁移原因及其后果。这有助于解决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劳动力的合理调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
人口的城市化研究,从人口的集聚状况出发,研究人口分布的地理形式,探讨人口地理分布与城镇布局的关系、不同类型城镇人口的合理规模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与城镇化的速度问题。人口的合理容量研究,探讨一个国家在一定资源条件下,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应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相适应的问题。人口地理学通过全面综合地研究自然环境,掌握不同地区对人口的最大容量和合理容量,特别是从负载能力的角度探索这种容量。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人口激增、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研究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口的合理容量,成为人口地理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人口地理学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深入研究,探索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