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唯物论:
1. 世界是物质的。
2.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 意识的作用。
4.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论: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3. 真理的特点:认识的特点。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 联系是普遍的。
2. 联系是客观的。
3. 联系具有多样性。
4.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5.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 发展的普遍性。
2. 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3. 事物发展的状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 矛盾的普遍性。
3. 矛盾的特殊性。
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5.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6.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7.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 人生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