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科主要包括五个二级学科门类: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发展。它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社会保障学科是培养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新兴学科,也是日益重要的新兴学术领域。本学科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保障学、社会政策、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救济与福利、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经济理论界也日益重视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面对社会经济实践的要求,社会保障学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
在这一领域内,比较著名的教授有中国人民大学的郑功成教授,他著有《社会保障学》一书,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上、下两篇计十二章。上篇为基本理论篇,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发展进程、理论基石、相关关系、体系与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立法与管理等,旨在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知识;下篇为制度实践篇,介绍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等在内的制度安排及实务知识,旨在从宏观和总体角度提供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经济、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政策与法规、地产评估与地产市场、地籍管理与土地信息系统、城市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国土资源学、管理学、经济学基础,能运用计算机、遥感等技术分析和解决土地利用及管理问题,适于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开发保护、信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管理和决策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员、师资和研究人员等。核心课程包括: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财政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投资选择、高等教育学等。
从专业研究范围分析,行政管理涉及面很广,包括古今中外行政思想、理论、实务、技术、方法、社会发展、人力资源、领带艺术、公共组织、管理学原理、行政法、公务员法、社区治理等的研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则专业性比较强,主要研究相关领域。
从专业重要性分析,行政管理最为重要,社会认同度高,专业跨度大,适应性强,容易就业;其他则专业性较强,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小,认同度相对不高。就业前景分析,以行政管理最为热门,就业前景最好,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外企等需求量很大,待遇很高;
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需求量次之、专业性较强,主要是去往一些事业单位。报考专业的初次分析(从报考人数来分析),建议大家最好选择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三个学科,但是竞争激烈,比如人大这个行政管理专业的报考录取比已接近25:1,其他学校也接近10:1;这里并不是说其他专业不好,我这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认同度为依据从宏观上来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