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生机器人技术:主要研究仿生机器人,包括仿生机器人总体结构与优化技术、仿人形机器人运动规划与仿真系统、仿人形机器人的感知技术、基于多传感器的环境自适应技术。
2.智能系统群体通讯与协调技术:主要研究智能无人移动平台及机器人间的通讯与协调作业,包括多智能系统间的信息传递、信息获取及信息理解技术,智能决策与规划技术,协调作业控制技术,人机交互与遥操作技术。
3.仿生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与利用技术,主要包括视觉仿生探测技术,听觉仿生探测技术,力觉、触觉处理技术,复杂环境下多信息获取与融合技术。
4.合成生物学仿生技术:生物学发展到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的分子系统(biomolecular systems)水平研究,仿生学也就产生了细胞、分子水平的仿生技术,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纳米技术、仿生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与计算技术,在细胞、分子水平人工设计基因调控网络、信号传导路径,开展人工生命系统的仿生技术,比如,开发纳米生物机器、纳米生物计算机等。 开展该技术的国家重点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专业代码:080220)
★ 专业简介:仿生技术是直接面向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以仿生学为理论基础,综合生物物理学、光学、声学、微电子学、机器人技术、微机电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所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为智能机器系统和武器系统的研制开辟新的研究思路、提供新的工作原理和技术途径,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学科具有军民两用特色。
本学科2002年设置为博士学科点。本学科与国内科技界、企业、军方有着长期密切的业务联系,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以及香港特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本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教学、科研水平在中国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