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简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哪些

admin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 就是强调为社会、 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许多爱国爱民、 为民族社会舍小家顾大家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也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道德主张。“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我关系中,惟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 ”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 ”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 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 也是对人处事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 “恭敬之心,礼也 ”。中国传统道德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 “事思敬 ”、“不居功 ”,“择善而从 ”。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 表里如一的品格。 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故 “养心莫善于诚 ”。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 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任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道德。因而,人除了物质需要之外,还有精神需要,而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孔子认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应当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