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我作为17级的毕业生,即将踏入社会,回望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说总体不错。大家总会吐槽自己的母校,即使是名校也不免。每个人的评价都是相对的,需全面看待。
学风优良:我进入浙财时,高考成绩并不突出,但学校汇集了众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专业课教室也经常爆满。期末考试时,同学们都全力以赴,没有作弊的风气,大家以实力说话。期末阶段,校园内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们都以高分为目标。
重视体育:浙财不仅注重学术,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晨跑晚跑、游泳课等体育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尽管有不便之处,但这也培养了我们的体育意识。大三大四后,虽然不强制打卡跑步,但我仍会定期锻炼,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增加体力。
机会众多: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比赛和活动,我参加过多次,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提升了能力。国际级、国家级的比赛我不下四五次,省级、校级比赛更是不计其数。只要积极向上,机会自然会来临。入校时,社团活动多样,文化走廊上也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如心理测试、学生小商品摊位等,丰富有趣。同时,还有机会听大咖讲座,尽管机会可能不是特别多。
美食丰富:校园内有多个食堂,周边还有宝龙广场、龙湖天街和银泰等美食聚集地。刚入学时,食物的多样性让人大呼过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感到腻味。
保研遗憾:遗憾的是,浙财没有保研制度,这在考研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然而,优秀的学生仍然能找到出路,如考入名校研究生、博士生,或者进入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等。
老师质量高:部分教师可能依赖PPT授课,但多数老师认真负责,我深受启发,实践课程更是我最喜欢的环节。选择课程时,我倾向于感兴趣的或有实际意义的课程。
行政服务:教务处、学生处等行政单位的工作人员态度和蔼,按规定办事,对于特殊情况,也会坚守原则,不会因个人原因而偏袒。他们年轻且亲切,易于沟通。
宿舍管理:宿舍由公司运营,尽管四人寝室较为舒适,但仍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我对此了解不多。
毕业去向:我们这一届的毕业生中,有不少选择出国深造,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也有考取名牌大学研究生,如浙大、南大、复旦、厦大、人大等。此外,还有一部分进入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微软、滴滴、京东、美团等,以及公务员行列。总的来说,努力且认真的同学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即使是普通学生,也多半能找到合适的出路。
对于浙江财经大学,我感到满意。虽然刚入学时对学校的排名有所质疑,但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随着校友群体的壮大,学校的影响力也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