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国古代戏曲一直保留了哪些总体特征

admin

戏曲表演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融合了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性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体现在戏曲演员的精湛表演上,还在于唱、念、做、打等表演技法的有机结合。唱腔要求字正腔圆,念白要求严格,做功强调身段和表情,打则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舞蹈化技巧。这些技法相互交织,构成富有音乐精神的戏剧形式,展现出和谐之美。

二、虚拟性

虚拟性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演员通过表演,以变形的方式模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如鹞子翻身、报警等,突破传统戏剧的时空限制。此外,戏曲中的舞台气氛调度和生活动作模拟,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等,更是虚拟性特色的集中体现。戏曲脸谱同样是一种虚拟手法,这种虚拟性不仅源于戏曲初期舞美技术的局限,更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美学传统。

三、程序性

程序性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另一种形式。它将生活动作规范化、舞蹈化,并通过重复使用来展现。这些程式源于生活,却又经过艺术的提炼和美化。程式凝聚了历代艺术家的心血,成为新一代演员艺术创造的起点,保证了戏曲表演艺术的代代相传。戏曲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等动作都有固定的格式,而剧本形式、角色行当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程式。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唱腔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戏曲音乐是区分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也是集中表现戏剧内容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