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即《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此科目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理解中外体育发展脉络和趋势;了解人体结构基本组成与主要器官、系统功能;掌握体育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等。
在笔试内容方面,科目三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中外体育发展基本线索与趋势: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领域知识。
人体结构与功能:骨骼肌收缩原理、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关系、氧运输系统功能、能量代谢、运动技能形成与人体功能变化规律、身体素质生理学基础。
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知识,常见运动性损伤与病症预防、处理。
食物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营养、环境与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
体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与手段,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学校体育发展特征与规律。
运动兴趣、动机、表现知识,心理干预手段,体育课程性质、特点与资源开发利用,学习指导与评价。
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特点、组织与实施,体育教学目标、特点、原则与方法,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与评价。
运动训练目的、任务、内容、基本特点,竞技能力构成因素,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教学设计方面,考生需具备分析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与需求的能力,选择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策略,掌握教案设计要求、方法与技巧,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中,考生需能按照教案开展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解决重点难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掌控教学过程,归纳总结教学活动与效果,布置课后练习,实施安全措施,处理突发事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评价部分,考生需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知识、技能、体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对运动技能和体质进行评价,理解评价功能,掌握评价类型与方法,综合运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