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设计实验探索植物开花受哪些因素的调控

admin

一、研究思路

1、研究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温度、激素、光周期、矿质营养)

设计实验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2、研究影响花芽分化所需时间的因素(温度、激素、矿质营养)

利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花芽分化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

3、研究从花芽分化完成到开第一朵花所需时间的影响因素(温度、激素、矿质营养)

设计实验以确定各影响因素促进或抑制开花的程度。

二、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温度、激素、光周期、矿质营养)

光照和温度:诱导植物开花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和温度,光周期现象是植物通过感应白昼或黑夜的长短变化来调节开花时搜烂间的机制,春化作用是寒冷温度促进植物开花的机制。

激素:赤霉素影响成花的效应最大,不仅可以促进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成花,而且可以代替多种植物对低温的要求。

营养:植物通过春化作用及开花过程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控制水肥来调节C/N,从而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三、试验设计

3.1 生长发育节律观察记录(详细生物学特性)

将处理过的四种姜科花卉种植在兰花中心,挂牌。

观察记录生长环境(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

分别观察记录各阶段生物学特性(各器官性状、颜色、长高宽度、有无纹、有无毛、粘液…),每周一次。在花芽分化及开花期间每2d观察一次,并详细记录株高、叶片数以及花芽的分化情况。

3.2 设计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a:激素处理

不同生长调节剂(GA3、乙烯利、B9、矮壮素等)处理浸泡24h,种植并观察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浸泡种球24h,室温贮存1个月后种植,观察开花时间;

将种球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泡24h,在10~12℃下贮存45d后种植,观察开花时间;

B9的处理法,从幼苗(或芽露出地面)开始,进行叶面喷洒不同浓度的B9。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4次,测量花芽数与开花率,测定花球高、花朵数、花期等数据。

b:温度处理

温度是植物成花的必要因素,主要体现在:(1)促进或抑制植物花芽分化与发育;(2)打破或延迟植物休眠;(3)低温诱导成世拆漏花;(4)超高温抑制开花。

此处我们主要研究低温对花芽分化的促进作用。

由于对姜科花卉所需的诱导花芽分化的低温不清楚,这里我们参考其他热带花卉低温诱导的条件和四种姜科花芽分化大概时间时的自然最低温度,适当设置低温和诱导时间来探索适于我们引种的花卉。

这里,我们设置成花所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为①昼温控制在25℃以下,夜温控制在6~14℃;②保持70%~80%的相对空气湿度;③光照适宜,保持环境通风良好,在此环境条件下,设计夜间低温6~14℃,作用时间分别为30、40、50天。作用结束后,将处理过的根茎种植,并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情况。

c:水肥处理

绝大多数观赏植物只有在经过一段水分亏缺后,才能更为迅速的分化花芽,而当花芽分化后,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是观赏植物开花的必要条件,因为御拆当植株分化花芽后,如果出现水分亏缺就会导致花芽败育。

当矿质营养供应不足时,花器官的形成受到抑制是一个普遍现象。

当使用氮肥过多时,会明显的促进营养生长,这时花芽的分化会更受到抑制;

当使用磷肥过多时,则能促进很多植物的花芽分化;

钾施用过多能提高碳氮比,这样会促使它们进入生殖状态。

盆土中氮、磷、钾比例以3:1:4为宜,适当加施钙肥。

定植时要施有机基肥,生长期每隔7~10d施一次追肥,追肥可用无机液肥或有机肥。盛花期减少施肥,花谢后停止施肥。施肥前盆土易稍干,以利肥水吸收。浇施肥水时避免溅在叶片上,否则易引起叶片腐烂,施肥后最好喷一遍清水。

d:播种期处理

对于许多花卉,在了解其生长周期长短及合适的温度、光照需求后,即可通过控制栽植期来调整花期。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将这几种姜科花卉在不同时期种植,来探讨其生长机制,以便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将野外采回的四种姜科花卉根茎放在光照培养箱中4℃冷藏处理,分别于3月、7月和9月初移栽到花盆中沙培。一周浇水一次(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每隔一周详细观察记录冷藏处理后和自然状态下花芽、叶芽分化生长变化过程并拍照。包括花芽或叶芽的长度、直径等。

四、结果

1、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程度,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2、通过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花芽分化的形态发生和结构发育过程,撰写对光果姜等花芽发育过程的理论研究。

3、通过实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促进或抑制开花的程度。

五、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老师利用课件,对实验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