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领导开会的BGM为什么和运动员入场一样

admin

每年早春,中国政治舞台的重头戏——两会在北京开幕,其领导人入场的音乐交响乐章总是那么庄重而富有仪式感。其中,《欢迎进行曲》犹如运动员入场的背景音乐般激昂,它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官方的指定旋律,曾在奥运会、学校庆典和重大会议中回响。这首乐曲由魏群作曲,解放军乐团精心打造,其旋律欢快而雄壮,成为了编辑们心中的集体记忆,甚至在私下里也能听到哼唱的旋律。

在2023年的全国人大开幕式上,军乐团在二楼的演奏如同精心编排的交响乐章,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的交接。会议结束时,《欢送进行曲》伴随着领导人的退场,尽管知名度不如《欢迎进行曲》,但它同样源自70年代,且在官方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稳固。自1997年十五大起,《欢迎进行曲》就成为了党代会、两会、奥运以及阅兵等重大场合的必选曲目,成为了领导人入场的标志性音乐。它的首次亮相是在1984年的阅兵式上,之前则是《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的旋律引领。

进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统一行进的军事传统,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它们逐渐成为各国庆典和迎送场合的象征,比如在中国,国歌的地位无可替代。军乐团在国际舞台上的表演,虽然有时会遇到如委内瑞拉演奏中国国歌时出现的尴尬跑调,但这些都反映出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

中国的现代军乐历史可以追溯至袁世凯新军时期,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成立则将这种传统推向新的高度。1952年组建以来,它不仅负责大型庆典的司仪职责,还丰富了文化生活。在60年代初,创研组的成立更是推动了诸如《欢迎进行曲》这样的司礼进行曲的诞生。随着时代变迁,乐团创作出诸如《春天的故事》这样的热门歌曲,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选择重大活动的音乐,往往遵循着一定的逻辑:解放军军乐团的创作占据了超过90%的比例,比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歌。从《欢迎进行曲》到《走向复兴》,这些曲目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契合了活动的氛围。在党代会和两会上,《步步高》的旋律寓意着步步高升,常用于投票环节,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官方音乐的选择不仅影响着仪式感,还对地方活动产生了示范效应,使得《欢迎进行曲》等音乐在各类仪式中占据着恰如其分的位置。

总的来说,领导开会的BGM之所以与运动员入场的音乐相似,是因为它们都承载着国家的荣耀、仪式的庄重,以及历史的传承。正如视知(shizhimedia)的专业解读,这些音乐的选择背后,是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对仪式感的精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