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考取三种国内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考试(CPA)等。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必要条件,是会计工作的“准入证”。该证书考试分为三个级别: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会计职称证书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CPA),而CPA考试最难。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即《会计证》,要求报考者必须持有该证书才能从事会计行业。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报考者需要符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采取自主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每人每科考务费20元(初级电算化45元),报名信息卡及手册费5元。在两年内通过四门考试,考试结束后3个月可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单科合格成绩可保留一年。报考者必须到财政部指定的报名地点报名。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和中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门科目,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2个科目才能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中级资格考试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三门科目,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才能取得证书。报考中级会计资格时,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报考一门或一门以上,在第二年报考第一年未报考的或虽已报考但未合格的考试科目,这样风险会相对小一些。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
注册会计师考试(CPA)要求报考者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或已取得会计或相关专业(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随着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拓展、执业要求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财政部决定对注册会计师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重点主要有: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由一个阶段调整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阶段;调整和补充考试内容,充实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注重测试考生的综合应用技能,特别是第二阶段考试,整合现行考试制度有关要求,对胜任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拆和补充,并加以整合,着重考查考生在执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