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所谓的考研复试黑名单时,我们需意识到这类信息往往源于网络上的传言与个人经验,官方一般不会公开承认复试存在“黑”幕。尽管大部分学校的复试流程是相对公平的,但仍有一些学校在录取过程中存在争议点,如对“双非”院校学生的不平等对待、不保护一志愿学生、专业课压分严重等情况。以下是一些被频繁提及的“黑名单”院校及其存在的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在复试阶段表现出压分现象,且官方对此表示否认。随后有大量考生通过调剂系统涌入,特别是那些985、211学校的优秀生源。
南京理工大学在复试过程中倾向于接收本校学生,且有压分现象,高分学生数量庞大,形成竞争激烈的局面,对非本校考生形成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在新传类专业存在压低一志愿学生专业课成绩的问题,导致最终录取的总分低于其他院校同专业学生。
广西大学在哲学专业存在不保护一志愿学生的情况,复试淘汰了大部分一志愿考生,优先考虑本校考生及985、211学校的调剂生。
兰州大学在调剂阶段更倾向于接收985、211名校的学生,有明显的“捡漏”倾向。
天津师范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存在不保护一志愿学生的问题,大量考生未过国家线,录取时倾向于接收调剂生。
西南交通大学的复试时间较晚,可能影响考生的后续准备。某专业仅招八个名额,直到11月6日才确认推免名单,且全部内推。
云南大学的一些专业拟录取名单公布时间较晚,可能导致考生无法及时准备调剂等后续工作,部分专业为了接收985、211的调剂生而压低一志愿学生的专业课分数。
华南师范大学在复试及录取结果公布时间上相对较晚,对考生的调剂等后续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某些学院公布名单时间之长,甚至让考生感到焦虑。
南京师范大学在复试过程中表现出傲慢态度,对双非学生不够友好,尤其是提前面试环节,优先考虑本校学生,对跨专业考生产生不利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在复试中存在一定的针对性问题,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考生,可能因其基础相对薄弱而受到不公正待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面试过程被认为较为敷衍,只问一两个问题,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评估不足。
以上信息提醒考生在选择院校时,需深入了解其招生政策及过往的录取情况,避免落入“黑名单”院校,同时,建议考生积极参与研友交流群,互相分享经验,共同面对考研过程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