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包含蹴球、陀螺和武术。
1. 蹴球
蹴鞠,足球的前身,由皮革制成球皮,内部填充毛发紧实。蹴鞠的历史可追溯至商代,战国时期传入民间,到了汉代已成为锻炼身体和习武的重要活动,并见于兵书之中。蹴鞠的起源可上至石球,石球最早在丁村文化遗址中发现,随后在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初是狩猎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和镂空的陶球。蹴鞠的起源相传为黄帝所创。蹴鞠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
2. 陀螺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亦称陀罗、干乐(闽南语)、冰尜或打老牛(北方语)。其形状上半部为圆形,下半部尖锐。传统上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则多使用塑料或铁材料。玩陀螺时,可以通过绳子缠绕并用力抽打使其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使其旋转。古时的陀螺主要是木制或铁制的倒圆锥形,通过鞭子打击来旋转。现代则有使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陀螺在旋转时,不仅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还围绕一个垂直轴作锥形运动,即同时进行自转和进动。
3. 武术
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中的传统技艺,旨在强身健体,也能用于自卫。习武者以“制止侵袭”为目标,通过武术训练达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武术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导向,也是人类安全保障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传统武学艺术的一种展现。武术产业以武术运动为基础,通过参与体验和教育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目的,向公众提供相关的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