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侯先生对新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寄予厚望,他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处理技术在历史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一领域的研究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新的考古发现将不断丰富历史资料,从远古到明清时期,都将有更多详实的记录填补空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非汉族古代历史的研究成果也将为整体历史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可能引发中国古代历史的全面重构,推动崭新的断代史和专门史著作的诞生。
即将由巴蜀书社出版的“今注本二十四史”系列,将弥补传统史书中的不足,以现代注释形式重新解读历史,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更为便利的工具,从而推动更多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涌现。例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使得历史纪年可追溯到四千年前,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则将进一步确认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这些都将使21世纪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更为详实,能够更生动地展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深度。
总的来说,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前景广阔,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和挑战。每一个专注于此领域的学者都将有机会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新篇章。
扩展资料
朱绍侯,考古学家,历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