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烧工程研究所,创建于1999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87年的燃烧课题组。研究所名称源于其最初的燃烧工程研究方向,并一直沿用至今。该所隶属于成立于1954年的热能工程二级学科,该学科在1981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晋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培养出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所作为哈工大热能工程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现有教师队伍包括26名成员,其中包括10名教授和4名副教授,其中6名为博士生导师,16名为硕士生导师。秦裕琨教授担任所长,是国家工程院院士,吴少华教授则是国家863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李争起教授和孙锐教授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的支持。
研究所的'风包粉'系列浓淡煤粉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全国50000MW机组,每年为社会创造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这一技术成果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所积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如“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十一五”期间,纵向课题经费超过2000万元,横向企业合作项目更是超过3000万元。研究所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研究所拥有先进的2000平方米实验室,配备有洁净煤燃烧、烟气控制、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能利用等多个领域的实验平台和高性能分析设备。其中包括三维激光多普勒粒子分析仪、热天平等,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研究环境和计算设施。
在人才培养方面,燃烧工程研究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投资改善学习条件,支持学生创新实践和文体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研究所因在教学、科研和党建方面的突出表现,曾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其支持的清洁能源网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网站。
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清洁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化工过程控制等多个学科,致力于传统与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洁净燃烧技术、烟气控制、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