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山东考生报考郑大被西亚斯录取,欺骗人的不是郑大

admin

郑州大学,作为中国的一所211工程高校,近期因为一起录取事件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早在2016年,一批山东考生在报考郑州大学的部分专业时,竟然收到了来自其二级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起事件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引发了学生家长的集体诉讼,甚至有人被迫入学却发现所学专业未经教育部批准。

数位家长将郑州大学告上法庭,指责其违规招生,并要求发放主体为郑州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一事件,距离2018年河南高考四位考生答题卡疑似被掉包事件仅仅过去不到一年,河南高考似乎“风起云涌”。

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言论,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无意义的争论。作为考生和公民,我们都不容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不容许他人诋毁一所211大学。接下来,笔者将就事件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

首先,为何三年前的录取事件,在今日才引发诉讼?根据笔者在网络上搜集的信息,西亚斯国际学院在2018年底脱离郑州大学前,发放的毕业证书确实是郑州大学的。那么,山东考生近期提起诉讼,是否与之后无法发放郑州大学毕业证书有关?

其次,录取后发现不满意,是否就没有解决途径?例如,2015年参加高考的笔者班上,有位同学因在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学习体验与预期不符,最终选择退学复读一年。她缴纳的学费18000元,退学后得到退款7000元。这一事件在当时班级中广为人知。

对于家长所称的“无法退档,只好上学”的说法,笔者表示质疑。西亚斯国际学院没有足够的权限干扰学生退学程序。

在讨论这一事件时,许多人可能会说,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深切的感受。但是,选择大于努力,高考志愿的填报往往比高考本身更加残酷。选择西亚斯国际学院后发现不满意,并非简单地通过退档来解决。是否所有志愿填报不当的考生都需要重新投档?在报志愿前,学生和家长是否应该深入研究和了解每一所高校和专业?

郑州大学与西亚斯国际学院是否存在问题?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为何其他考生没有选择这两所学校?郑州大学的四个校区,在官方资料和搜索引擎上都明确标注,不存在所谓的西亚斯校区。在报志愿时,是否应该对所选学校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确认?

社会舆论倾向于弱势群体,但在这一事件中,我们应当理性分析。家长的言论在事实未完全调查清楚前,可能存在不当之处。在2018年河南高考答题卡事件之后,我们应当保持冷静,相信政府和相关部门会提供公正和公平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