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其最初的名称为蓬莪荗,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药性论》。马志在书中描述其生长环境,称蓬莪荗生长于西戎及广南诸州,其叶片类似荷叶,而果实类似于干椹。有趣的是,根部的荗有两种,一良一劣,其中劣者据称含有毒性。
苏颂进一步指出,莪术的根部形状像生姜,而根下的荗状似鸡蛋或鸭蛋,大小不一。采摘时间定在九月,采得后需削去粗皮,经过蒸熟和暴晒处理后方可使用。据考古资料,古籍《证类本草》中收录了两种莪术图像,即端州蓬莪术和温州蓬莪术,其中的温莪术就是现今所熟知的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本草记载中的莪术并非单一的植物种类,而是包含了多种形态和来源的植物,这表明在古代,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和分类相对复杂。
扩展资料
莪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卵圆形块状,侧面有圆柱状的横走分枝,根系细长,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3~24厘米,宽7~11厘米,叶脉中部具紫色晕;叶柄长约为叶片的1/3,下延成鞘,叶耳形小。圆柱状穗状花序,长约14厘米,具总梗,花密;苞片卵圆形,顶端苞片扩展,亮红色,腋内无花;花萼白色,具3钝齿;花冠裂片3,上面1片较大,顶端略成兜状,唇瓣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中间裂瓣先端微缺。蒴果卵状三角形,光滑。种子长圆形。具假种皮。花期3~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