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许多985、211工程高校以及一些优秀的非211、非985高校都接纳三本学生考研。尽管如此,部分学校可能会对三本学生的录取标准设定得更高,比如要求更高的分数或额外的考试。具体要求请参考各校官方文件或联系招生办公室。
三本学生并非只能考三本学校的研究生。只要分数足够,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名校都不是障碍。复试时可能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如今复试的量化标准降低了导师的主观因素,分数是主要的评价标准,初试和复试的分数都很重要。
在开始考研准备时,三月是关键的初始阶段。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需要在这时做出决定。尽管有人认为提前规划有其合理性,但作为中国大学扩招制度下的三本学生,具备同时“两手抓”的能力可能有限。了解那些短时间内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但自信自己是否属于此类人群?对于IQ非150的人来说,早做准备是明智之举。目标明确,才能有方向,不会沉迷于宿舍的“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的生活。
在考研复习中,每门科目的比重不同。英语是难点,数学是难点与重点的结合,专业课是重点,政治是保守科。英语文章选自英美媒体,长句复杂且有大量超纲词汇,每年的分数线证明其难度。数学知识点繁多且记忆困难,需要反复复习并掌握透彻,灵活运用。专业课是高分值、难度低的科目,历年考题是复习的关键,重点掌握历年反复考到的知识点。政治则是相对轻松的科目,只要听讲并梳理线索,就能取得较高分数。
复习计划是关键,三月至七月是预备期,重点是英语。英语是考研的基础,通过四六级为目标复习英语,重点背单词,打下基础并过级。七月进入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时期,选择安静的学校环境,自习室的满座是动力。假期的学校环境有助于保持复习效率。在暑假期间,完成数学的第一轮复习,为后续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九月是复习的中期,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十月进入复习的后期,四科同时展开,以政治和专业课为主,辅以英语和数学。最后三个月以巩固知识、调整状态为主,直至没有盲点。一月调整状态,适应考试,保持适当的复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