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才队伍

admin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由副所长兼主任周成虎、常务副主任陆锋、副主任庄大方、王英杰、苏奋振及诸云强组成。他们分别在时空数据挖掘、GIS空间数据模型、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可视化与电子地图系统、生态建模、地学数据共享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室共有94名成员,其中包含2名院士、26名研究员、31名副研究员。年龄结构上,8名科学家年龄在50岁以上,占比8.5%;68名研究与技术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下,占比72.1%。博士学历成员占64.5%。

实验室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了一支以青年研究人员为核心、研究生为主要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研究群体。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包括增加研究生基金、接收客座研究生、健全导师负责和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等,培养了大量高级研究人员和管理干部。

实验室还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地球信息科学培训基地,配备了GIS、RS、DB软件,并组建了网络化的培训平台,采用标准化教材,由资深教师授课。每年为社会提供近2000人次的技术培训与在线教育。

实验室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团队建设,形成了6个稳定的创新研究群体,并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吸引了国际顶尖科学家参与学术研究。实验室拥有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与青年研究骨干,在多个领域具有显著成果,包括担任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了大量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实验室高度重视GIS技术培训与应用系统推广,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生产部门举办了100余次GIS技术培训班和高级讲习班,培训了约7000人,为中国GIS人才短缺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特别是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GIS技术人才。

扩展资料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国际上成立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之一,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开拓者,是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以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从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需要出发,建立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基础理论,探讨数字地球发展战略与国家对策,发展技术示范系统,促进地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