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现在有学硕与专硕之分。主要区别是:
1学硕是理论研究性多。可以直博。学制大部分是3年。学费便宜8000元一年。主要是各大高校安排住宿,而且助学金,奖学金全覆盖。考研调剂时学硕可以调剂专硕。
2专硕,主要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学制大部分是2年,也有部分是3年的。学费贵,大都上万了,有的十几万或更多。由于专硕相多一部分专业不考数学,所以报考人多。考研调剂是专硕不可调剂学硕。(临床医学除外)。专硕有的热门城市的高校就不提供住宿,这样就更加加大了考生的上学成本。部分院校今年宣布不招全日制专硕,只招推免生和非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学生收费更高,一般家庭不好承受)
目前从就业方面来看只要是全日制研究生,用人单位区别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含金量差不多。但是从学费,待遇,深造方面来看学硕的含金量高。
所以从考生的角度考虑,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要分析你考研的专业。如果你是基础学科考研(国家的强基计划的出台就是你的方向标),那就应该选择学硕。
如果你是工科方向考研,比如会计,计算机等。会计专硕,计算机专硕招生名额多,再加上有的专业不考数学,就只能选择专硕。
目前是每年的考研生中二战以上学生很多。考研生大部分是努力地,之所以没有上岸我想有以下几种情况:
1部分考生是非名校不上,一定要考名校。比如34所自划线院校。今年有的专业400分都进不了复试,内卷太厉害。
2选择院校失误。比如单科英语差一分,失去了复试资格。有的院校英语最高的有60分的,最低的有40分的。(34所自划线院校中)。有的院校压分厉害,有的院校统招指标太少等。北京地区阅卷要求严格也是多少年如此。
3单科已过,总分不够国家线的。或者单科不够国家线的。这部分考生也要分析你第一志愿所报院校是属于人们所说的旱区还是水区。再次考研要汲取教训,针对性地下药。
所以说学硕,专硕哪个含金量高要看考生的专业,也要看考生的生涯规划。有读博的打算就要选择学硕,想要尽早参加工作,选择专硕即可。
选择时最主要的还是看你读哪个比较容易上岸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