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话考试一般一年可以考两次。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用途: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考试形式为口试。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二、报名流程:
1、网上搜寻“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入口”,用身份证号注册账号。
2、登录成功后,选择合适的高校进行网上报名。注意有些高校只接受本校学生报名。
3、按顺序填好相应资料,选择考试时间,提交审核。
4、考试缴费。网上系统支持在线缴费,打印准考证。
普通话考试的起源与现今发展:
普通话考试的起源:
普通话考试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当时,我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需要建立一种适合全国人民使用的共同语言。为此提出了“建立一种适合全国人民使用的共同语言”的目标。随后,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普通话教学体系,并在1966年开始举办普通话考试。
现今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普通话教学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普通话考试。根据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目标、不同考生条件,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项不同类型的普通话考试。
例如,小学生可以参加“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学生可以参加“中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高中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