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说法:
1、南京当时为两江总督驻节之地,两江总督所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均处长江中下游,也即古代所指“扬州”地区。因而“三江”即寓“东南”之意,取名三江师范学堂,既不失古风,又与两江总督管辖之地有所照应。
2、另一种意见认为,安徽在历史上曾属江南省,“三江”即指“江苏”(或“江宁”)、“江南”、“江西”三省之简称。《三江师范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一节就“正名”曰:“本学堂名三江师范学堂,为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之公学。”也许这正是“三江”之名的由来。
扩展资料:
三江师范学堂的办学成就:
1、人才培养
学堂不但以其经费送中国教师出国留学,以便日后取代日本教习,同时也附设中、小学堂,以做为学生实地教学演练及教学教法实验的场所,增加学生实习机会。
三江、两江前后开办八年,至1910年时共有毕业生919名,其中三江时期毕业117人,大都到小学堂任教;两江时期毕业802人,包括程度较高之“分类科”和“选科”的毕业生248人,他们一般取得中学堂或初级师范教员的资格,他们的视野、抱负、学养和能力,在学界和社会得到好评。
2、教学成果
1909年7月和1910年6月,两江师范的学生分别参加了江苏“全省学堂成绩作品展览会”和“第一次南洋劝业会”。两江师范学堂的陈列品,如理化实验报告、物理器械、动植物标本、手工制品和美术作品等等,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江师范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