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春节开始,连续的晴好天气吸引了不少市民外出观光。位于北二环附近的湖南科技大学内的梅花园、樱花园,成了市内最热门的郊游景点之一。
然而,记者3月7日走访湖科大部分对外开放的景点设施时却发现,经历一段时间的热闹喧哗之后,校内不仅大片草坪植被遭受破坏,现场留下的垃圾杂物更是让保洁人员连连叹气。
摩托车直接开进樱花园,经历周末的热闹之后,湖南科技大学的梅花园难得“安静”了一会儿。3月7日,记者到访时,园内的游客虽比周末时少了许多,但仍不乏远道而来的“粉丝”。
此时,正在梅花园做清洁的工作人员说,从春节开始,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梅花园游玩,场面非常热闹。看着大家幸福快乐的脸庞,她打心眼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随着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观光游玩的市民也逐年增多。”这位工作人员说,看到市民争相一睹学校的美景,作为学校后勤的一份子,她非常自豪。但令她和同事们恼火的是,游客心满意足地离去后,留下一大堆垃圾不说,还有成片的草坪被糟踏得不成样子。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也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游园行为。如,有市民就直接将摩托车、电动车开进了樱花园;部分前来观光的游客为图一时方便,干脆将垃圾扔在了梅花园的草地或座椅处……
“学校的樱花还没有开放,枝桠就被弄断了好多根。”一位正在园内张贴文明游园宣传标语的学生告诉记者,部分游客自觉性不高,经常踩踏草坪、攀折树枝,园内的相关景点设施因此长期处在“正在修理建设中”。
采访中,他不无忌讳地表示,不支持学校免费开放公共资源,因为“它带来的弊端远远多于有益的那部分。” 这位工作人员的说辞,也得到了学校安保人员的赞同。大家说,汹涌而至的游客,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还经常衍生一些小麻烦、小矛盾。 “许多摊贩进来摆摊凑热闹,我们又没有执法权,在劝导中经常产生摩擦。”湖南科技大学保卫处处长朱理哲向记者透露,春节至今,来学校赏梅观光的游客已逾十万人次。校园公共资源免费开放一方面获得了强烈社会反响;另一方面,他们的职工也面临着“拧”不过来的情况。
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学校的樱花园、梅花园、桂花园、明湖、月湖等园林景观也得到了改造。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学校在出台一些管理措施之余,还加大了安保力度。
“将学校公共资源向市民免费开放,就是把公共资源、风景资源还给市民,进一步扩展城市休闲功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朱理哲说,校园免费开放是一件好事,市民在无偿享受公共资源的同时,对于校园的公共设施应该有保护意识,它的免费开放,从一定层面上来说,也是对市民素质的一个考验。
他透露,学校近期还将制定一套整体方案,以迎接马上到来的樱花盛开。届时,校内道路将实行单向行驶,教学区谢绝一切机动车辆进入,所有车辆均统一由南、北门进,东门出。为此,他建议游客们最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以免发生堵塞、滞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