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二中迁校址时间是2013年5月。
2013年5月,淮南二中从淮南市田家庵老城区整体搬迁到山南新区。为二中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要。搬迁后的淮南二中,软、硬件均将全面得到提升,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并扩大新生招生规模,为提升淮南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淮南市原有省级示范高中6所,其中有4所集中在田家庵老城区,因此,从老城区搬迁1所示范高中到山南,对促进新区发展,让更多的淮南子弟能够上二中学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市委市、政府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顺应人民需求的德政之举、惠民之举。
淮南,古称州来,安徽省地级市,国家重要能源城市,地处安徽省中北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淮南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淮南市属于淮河以南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淮南市,总面积5533平方公里,辖寿县、凤台县2个县,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5个市辖区以及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共8个县级行政区;下设19个街道、58个镇、13个乡,共90个乡级政区。截至2020年11月30日,总人口3905109人。
淮南市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开展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肉类、蔬菜、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副产品供应。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构建。落实“开发区+招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