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的山系分为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带和环太平洋山系带。
2.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带主要呈东西走向,横跨欧亚大陆中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亚洲的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3. 该山系向东延伸至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至巽他群岛,与环太平洋山系带相接。
4. 环太平洋山系带主要呈南北走向,包括美洲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阿拉斯加山脉,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沿岸山脉,以及日本、菲律宾等岛弧山脉。
5. 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北起美国阿拉斯加,南至阿根廷火地岛,全长约15000公里。
6. 科迪勒拉山系由北美的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马德雷山脉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组成,山脉间存在众多山间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
7. 科迪勒拉山系海拔差异显著,北美部分海拔一般在1500至3000米,南美部分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964米,为南美洲和北美洲最高峰。
8. 科迪勒拉山系形成较晚,是由美洲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挤压、抬升而成,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系之一,至今火山活跃、地震频繁。
9. 喜马拉雅山区的垂直自然带异常明显,20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3000米为针叶林带,4000米处为灌木丛带,更高处为高山草甸、地衣等自然带,5000米以上为积雪带。
10. 阿尔卑斯山脉作为一条巨大的山脉,将中欧和南欧分隔开来。由于山脉有许多山口,其对中南欧的障碍并未加剧。
11. 阿尔卑斯山脉是现代冰川最为发达的地区,全欧洲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冰川有半数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因此,山脉中的湖泊众多,尤其是瑞士境内有1000多个湖泊。
12. 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全长约1200公里,宽120至200公里,最宽处30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主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