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繁峙县在哪个朝代初置并治于今山西浑源县

admin

繁畤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繁峙位于雁门关下,作为晋国的霍人邑。战国时归属赵国,更名为藿人。秦代时,它隶属于代郡。西汉时期,繁峙增设卤城县,最初的治所在今固伏村,距离城关东50千米,属代郡。同时,霍人县也在城关东1.5千米的圣水头村东古城坡设立,隶属于太原郡。新莽时期,卤城改为鲁城,东汉时期恢复原名,霍人县并入卤城县,归属雁门郡,建安年间废止。晋代再次设立霍人县,治所在今代堡,距城关东30千米,属于雁门郡,永嘉年间又遭废置。

北魏时期,繁峙县在石城县境内设立,最初的县治位于原平县南的板寺村。据《崞县志》记载,县治位于繁峙村,而板寺则是繁峙的别称。隋朝开皇十八年,繁峙县在霍人县故址重建,初隶代州,后改属雁门郡。大业十二年,县治迁移至今日原平市境内。唐朝武德年间,蔚州曾短暂迁治于此地,后又迁至忻州市。武周圣历二年,繁峙县归属代州,治所在杏园村东旧城,距城关南1.5千米。

五代时期,北汉在冶子场设置宝兴军,而繁峙县的治所则迁至今城关东南40千米。金贞佑三年,繁峙县升级为坚州,隶属于太原府。元朝时期,繁峙隶属于冀宁路。明朝洪武年间,坚州被废除,繁峙县恢复,先属太原府,后改属代州。万历十四年,县治迁至石龙岗,即今天的城关。民国初年,繁峙县直属省。抗日战争时期,它属于晋察冀边区一专署;解放战争时期,划归察哈尔省浑源专署。1949年,繁峙县归属山西省忻县专区,历经合并、分置,最终在2000年归属地级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