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年,教育舆情网络热点话题及事件,我国教育舆情呈现出若干热点领域。幼儿园孩童、中学生群体的舆情热度较高,如“河南平顶山一9岁男孩被体罚致头皮骨分离”、“红黄蓝幼儿园幼师发男童闻脚图”、“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等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对体罚虐待、师德建设、校园欺凌、教育安全、考试作弊、就业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以下是优讯整理的2021年教育类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汇总分析。
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是否该取消?
舆情概述: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这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舆情简析: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是否该取消?支持者认为应试教育弊端是扼杀孩子们学习兴趣,让英语教学回归语言学习的科学道路。反对者认为学科格局不能贸然改变,英语作为主科学习的地位不应撼动。需要探索适合新时代、新形势的英语“因材施教”方案。
红黄蓝一幼师晒男童闻脚照
舆情概述:有微博网友爆料,江西瑞金红黄蓝幼儿园的一名幼师在朋友圈发布男童闻成人脚掌的照片。该教师已被停职接受调查。
舆情简析:红黄蓝幼儿园多次出现负面事件,引发公众担忧。幼师师德问题严重,管理体系和幼儿园老师素质成为关注点。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师德建设,确保孩子安全。
安徽一中学要求学生花近六千元买平板电脑
舆情概述:五河县育英中学要求学生花费5800元购买平板电脑。当地政府已责令学校停止违规收费,清退费用。
舆情简析: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的事件多次曝光,引发家长异议。教育部门已发文整治,强调不得用手机、平板布置作业。需要加强监管,规范教学行为,防止敛财行为。
北京高校学生不许校外租房事件
舆情概述: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高校应加强校外住宿学生教育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在校外租房。
舆情简析:关于高校在校生是否应在校外租房的议题已多次出现。需要配套硬件和管理办法,改善校内住宿环境,满足个性化需求。
大学生“乃万事件”中不当言论被退学
舆情概述:一名西安财经大学学生因在网络发布不当视频被留校察看处分,后又对患癌女网友进行人身攻击,被校方退学。
舆情简析:舆情处置较为妥当,及时止住了事态发展,对学校其他学生的偏激思想倾向敲响了警钟。
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
舆情概述:成都49中高二学生在校内坠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舆情简析:官方通报应及时公布信息,回应舆论关切,逐步疏解情绪,防止谣言传播。
河南平顶山“9岁男孩被体罚致头皮骨分离”
舆情概述:9岁男童被老师大力揪头发后头皮骨分离的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
舆情简析:学校应重视体罚问题,对教师管理严格,对严重后果态度严肃。
大连一幼儿园虐童事件
舆情概述:大连幼儿园多名儿童身上出现“针眼”的事件在网上引发关注。
舆情简析:幼儿园应承担管理责任,避免教师胡作非为。
湖北一高考生考试作弊
舆情概述:高考考场有考生疑似将数学卷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
舆情简析:高考作弊事件反映了考场监督漏洞,需要加强监管,堵住漏洞。
江西专升本作弊事件
舆情概述:江西专升本考试疑似“泄题”和厕所门板上有答案的事件在网上曝光。
舆情简析:考试公平再次受到质疑,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教育部答复课后学生服务问题
舆情概述:教育部明确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舆情简析: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可以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但需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
北京启动暑假托管服务
舆情概述:北京将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
舆情简析:托管服务为家长提供了便利,但需注意政策执行,保障公平性和安全性。
高校副教授跳槽到中学引热议
舆情概述:高校副教授跳槽到中学当老师的新闻引起关注。
舆情简析:高校教师下沉基础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动力。
大学生付费实习
舆情概述:大学生付费实习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舆情简析:付费实习现象引起争议,需要行业公平、学校资源合理利用。
北京、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消息为不实消息
舆情概述:关于北京、河南试点取消教师寒暑假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舆情简析:官方辟谣后,舆论场呈现明显两极化,需加强监督,避免流于形式。
安徽教师有偿补课被查
舆情概述:教师在别墅私自补课的消息引发关注。
舆情简析:教师有偿补课问题触碰减负敏感点,需严格监管。
“夏令营”里多名孩子遭暴力殴打
舆情概述: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一家旅游公司举办的军事“夏令营”教员暴打3名未成年人。
舆情简析:夏令营市场存在乱象,监管应加强。
吉林大学新宿舍疑甲醛超标
舆情概述:吉林大学新装修宿舍被学生质疑甲醛超标。
舆情简析:高校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需加强监督,规范宿舍管理。
19岁职校生到工厂实习致残
舆情概述:湖南临武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男生在工厂实习致残。
舆情简析:职校乱象引起关注,学校、企业黑色利益链曝光。
河南封丘营养午餐致学生呕吐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