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
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商品,也带来了文化和技术。葡萄,这种历史悠久的果实,据《史散世记》记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传入中国的。汉使见到大宛人用葡萄酿酒,便将葡萄的种子带回中国。葡萄的名字,是大宛语budaw的谐音。在汉朝引入大宛葡萄之前,中国也有本土的葡萄,但大宛葡萄的引入丰富了中国的葡萄品种,如龙眼、鸡心、马奶葡萄等。东汉末年,曹丕便认为葡萄是“中国珍果”。在早期的铜镜中,“海兽葡萄纹”的纹样也大量运用,无不说明葡萄传入对中国人的影响。
2. 西瓜
西瓜是在辽、宋、金时期传入中国的水果之一,其独特的甜味和水分让它在传入后迅速受到人们的喜爱。古文献中,西瓜一词最早见于五代胡峤的《陷虏记》,书中提到西瓜是“契丹破回鹘得瓜种”。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1号辽墓壁画中,主人面前桌上摆着的即为西瓜。文天祥还做咏西瓜的诗“拔出金佩刀,切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描绘了西瓜的美丽和食用场景。
3. 苹果
苹果,这种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水果,实际上也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现代中国的苹果品种基本都是19世纪从欧洲引进的。古文献中提到的柰子,被很多人误认为是苹果,实际上并不是。晋代郭义恭《广志》中提到的“林檎似柰子”,指的是现在的绵苹果。但是这种果子味道并不好吃。直到16世纪,英国培育出了大型果种的苹果,1871年引入烟台,1898年引入青岛,1905年引入辽宁旅大。明晚期,美洲的果类也开始传入中国,如巴西的菠萝、花生;北美的草莓、向日葵等等。这些食物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种植,深受国人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外国传入中国的水果,中国的很多水果也传往国外。如:梨,在公元2世纪传入印度,在印度被称为“秦地王子”;栗子、荔枝、李子也都是中国原产的,在不同的时期也曾传播至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