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力部直属的7所高校分别为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一所211、双一流高校,其电力领域实力雄厚,位于北京和河北,由教育部直属,共建单位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多家电力企业,该大学在1958年成立,经过多次校址迁移,目前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电气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排名中获得A级评价,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能源公司。
长沙理工大学,位于湖南长沙,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成立于2003年,由原长沙交通学院和长沙电力学院合并而成。学校目前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排名中被评为B-级。毕业生就业多流向国家电网、中国能源集团等大型能源企业。
东北电力大学,位于吉林市,建于1949年,是中国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学校目前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气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排名中获得B级评价。东北电力大学硕士毕业生的国企就业率超过70%,本科毕业生的国企就业率也超过50%,主要就业于电力、热力、燃气等行业。
上海电力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国家电力部门管理的电力学院,后归上海市管理,更名后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排名中获得B-级评价。上海电力大学毕业生中有一半流向国企,主要行业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领域。
三峡大学,位于湖北宜昌,是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而成的大学,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的大学。三峡大学设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在第四轮学科排名中获得B-级评价。三峡大学毕业生中,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就业人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列。
南京工程学院,位于江苏南京,成立于2000年,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南京工程学院目前设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电力、机械等行业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
沈阳工程学院,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建,成立于2003年,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而成。沈阳工程学院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为优势专业,2022年就业报告显示,能源电力行业及世界500强企业等高质量单位的就业占比为61.85%,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能源电力生产供应、智能制造设备等高端制造业,有48.55%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沈阳工程学院2023年在重庆的录取分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