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高校为上海考生提供了性价比高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相同考分下能进更好学校和专业;二是享受加分投档和降分录取的政策优惠。
在外地高校中,录取分数线通常低于上海本地高校。例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理科的录取分都低于上海交通大学,属于“985工程”的南京农大、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录取分,也普遍低于华东师范大学。此外,第二批本科中的东北财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大学、扬州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都具有与第一批招生院校相当的办学实力,理科录取分普遍低于第二批录取线上9分左右,部分文科录取分仅比第二批批线下3分左右。
当外地高校开设相同专业时,本市高校的专业可能为非重点,而外地高校可能将其作为重点专业甚至重点学科范畴,录取分仍有可能高于本市高校。例如,2007年经济类专业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最低为506分,但在北京交通大学和南开大学中,该专业属于重点学科,理科录取分最低为491分和502分。
外地高校为上海考生提供了加分投档和降分录取的政策优惠。高考分数低于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可以享受加分投档,甚至有可能被生源不足的外地高校本科录取。2007年,外地高校通过加分投档录取了近600名上海考生,第二批录取近750名考生,第三批也录取了171名线下考生。
部分外地高校不会接受上海加分投档,这类高校通常分为两种:一类是生源好、录取分高的学校,如中国人大、东北财大、中国民航(专科)等高校,报考这类学校的人数往往超过学校在上海的招生计划数,导致学校录取分高于上海同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另一类是上海生源不好的学校,但拒绝录取加分投档的线下考生,如哈尔滨工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业学校等。
外地高校还提供降分录取的政策,分为农林、石油、地质院校相关专业直接降分录取,以及在本科征求志愿结束后,学校招生计划仍未完成的外地本科高校降分录取。2007年,有3所第一批、77所第二批本科外地高校愿意在上海降分录取,共录取了近500名线下考生,其中40多所高校录取了低于线下20分且填报过该所高校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