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在“下车引之”这句话中的意思是:拉,牵挽。
这句话出自《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在这里,“下车引之”的“引”字,生动描绘了朋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想要挽回和元方关系的情景。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选择了放低身段,亲自下车去拉元方,希望以此表达自己的诚意和歉意。这个“引”字,既体现了朋友态度的转变,也展示了他在错误面前的谦逊和诚恳。
此外,“引”字在古汉语中还有多种含义,如引导、带领、伸展等。但在“下车引之”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它的含义是拉、牵挽,这一解释既符合语境,也生动地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动作。
总的来说,“下车引之”的“引”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描绘,为这个故事增色不少。它不仅准确表达了朋友的动作,还深刻揭示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