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省位于黑龙江地区东北部,伪满时期在此设置了该省。1934年12月1日,伪满洲国在佳木斯设立了三江省,下辖1市和12县,涵盖今天的黑龙江东南部地区。
1941年1月,勃利县划归东安省管辖。同年8月,黑河省的佛山县转归三江省。至此,三江省共辖1市和12县,包括佳木斯市及方正、依兰、通河、汤原、桦川、富锦、萝北、绥滨、同江、抚远、鹤立、佛山县。
随着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伪满洲国的统治终结,三江省随之撤销。最初的三江省管辖范围包括原黑龙江省的通河、凤山、汤原、萝北、绥滨5县和吉林省的方正、依兰、桦川、富锦、勃利、宝清、饶河、同江、抚远9县,共14县。
1937年7月,佳木斯市成立,由省直接管理。1939年6月增设鹤立县,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同时将宝清、饶河2县划归新设的东安省。此时,全省共辖1市、12县。据1940年10月的统计,三江省总面积为90418平方公里,人口约141.6万。
现今的佳木斯是中国东极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中心。作为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及东北亚的门户,佳木斯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通过江海联运可连接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循环,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佳木斯还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并拥有亚洲最大的湿地-三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27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