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在四川省泸州市。
西南医科大学始建于1951年9月,当时校址选在泸州市忠山。1959年更名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4月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同年12月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1月18日,西南医科大学正式挂牌。
西南医科大学文化传统:
一、形象标识:
1、校徽
西南医科大学校校徽以深红色为主色,显示学校的包容与大气、仁厚与理性。整体图形外圆内方,取“智圆行方”之义。校徽中心为忠山牌坊的形象,彰显西南医大人传承学校文化,德业并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
校徽借用忠山牌坊形象构成“济世”二字,体现西南医科大学奉献社会、关爱生命、服务大众的高尚情怀。
2、校训:厚德精业,仁爱济世
厚德,语出《易经》:“”君子以厚德载物。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高度概括,也是历来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精业,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努力追求精湛技艺。
仁爱,源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本质就是把人的爱心无限扩大,达到“泛爱众”。仁爱凝练中国传统文化和医者仁爱品质。
济世,作为一种重大社会行为,既包含医者救死扶伤、勇于担当、高尚道德的情怀,又含有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3、校风 :恭、勤、仁、和
这四个字由表及里、从品性、品格的培养到精神境界的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涵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
4、教风:正身博学 弘道树人
正身,端正己身、修身,又含刚正不阿之意。博学,指知识渊博,也是中国“五之法”之一。正身为德、博学为才,强调为人师者须德才兼备。弘道树人,是教师使命的体现,教育就是弘扬道德文化,培育优秀人才。
“正身博学,弘道树人”指出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5、学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
“勤学善思 知行合一”的学风是学校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概括、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