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具体包括三个主要源头:扎曲源头、约古宗列曲源头和卡日曲源头。青海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1°36′至39°19′,东经89°35′至103°04′之间。
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流。黄河中游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众多,加之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暴雨频发,人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后,河道变宽,坡度减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导致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了“地上河”。这使得下游地区随时存在决口的风险,引发洪涝灾害。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黄土高原(中游河段),主要采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以及修建大型水利枢纽。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面积达2300平方公里,拥有壮观的河海交汇景观、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黄河入海口处,黄蓝泾渭分明,每年造陆约200公顷,展现了真实的“沧海桑田”景象。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1520种野生动物与人相伴,回归自然。沿海罕见的草原景观,广袤的土地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展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此外,这里还拥有高耸的钻塔、成林的采油树和海上钻井平台等石油工业景观,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平整的滩涂和细腻的海底,成为赶海、泥浴的良好场所。入海口延伸入海数千米的防浪堤和100多公里的拦海大堤,提供了观潮、赏月、看日出的理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