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春秋时期杰出的文人,著作《论语》流传千古,深受世人敬仰。
封面典雅,封面呈鹅黄色,厚重的书页中,上方用宋体书写着“论语”,下方刻印“孔子的智慧”,配以山水画,让人一见倾心。翻开书页,油墨香扑鼻而来,这本书是我心仪已久,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
书中语句精辟,其中最令我赞叹的是:“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句意为:“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
它告诫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面对误解,不应生气或伤心,相信自己的正确,别人终会理解。
另一句是:“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句意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关键在于发现优点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结晶,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做人应当注重内在修养而非外在修饰;对所有人以爱心相待,亲近有仁德的人;发现缺点敢于改正,不能故意隐瞒;做事应正直光明,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论语》与孔子,将智慧传颂千秋万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