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资源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有限的资源与多样的需求之间,合理配置资源显得尤为必要。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包括计划与市场。计划方式主要由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进行资源配置;而市场配置资源则通过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供求变化,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的变化以及竞争,实现资源配置。市场调节资源效率高,能够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管理进步。然而,市场调节并非万能,存在三大固有弊端。自发性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制假售假等问题;盲目性可能引发一哄而上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滞后性意味着市场调整存在时间差,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配置资源的特点类似于“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在市场中的作用。市场的局限性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规范市场秩序则成为必要。规范市场秩序需依赖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竞争和交易规则,以及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进行规定。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关键。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以及加强法制、道德教育,是构建良好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规范市场秩序,不仅需要法律、道德的约束,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参与者需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国家层面则需加强宏观调控,以法律手段维护市场秩序。建设诚信社会,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需要国家、社会和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