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征集志愿到底什么意思

admin

建议各位考生,不论是否已经填报了高考志愿,不论对自己的志愿方案把握有多大,所有的考生和家长都需要全面了解征集志愿,以避免意外(如滑档或退档)发生后措手不及!大部分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往往只有短短6个小时,因此,考生们应尽早做好功课。

什么是征集志愿?在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总会有一部分上线考生未能被录取,同时也会有部分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此时,各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会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缺额计划,并组织该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再次填报本批次院校的志愿,这就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的目的是为考生提供再次录取的机会,同时使高校的招生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有哪些特征?现计划缺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生源不足,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未能录满;第二类是超退,即高校第一轮投档时生源充足,但因考生不符合录取条件被退档,导致超额数不足;第三类是追加计划,即高校在某省(区、市)招生计划未满,后期追加招生。

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但专业往往是学校的非优势专业。例如,一些办学位置偏远、考生不熟悉的高校,或者招生计划较少的院校,都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中。此外,一些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如性别限制、单科成绩要求、身体条件要求等,也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填报征集志愿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前应先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确认是否已被高校录取。若未被录取,则可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其次,考生应关注多次征集的情况,有的高校在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未录满,可能会有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最后,考生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因为征集志愿时,高校的录取分数可能会上涨。

征集志愿阶段,考生应避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特别是那些在正常投档录取时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因为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可能会成为考生优先选择的对象,导致录取分数上涨明显。因此,建议分数不太占优势的考生应避开这些“热门”院校。

通过了解以上信息,考生和家长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征集志愿,提高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