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校不受差生,并将差生教育成人才?
题主问题提得好,值得点赞!更值得深思:
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一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唯一的:中考、高考成绩,升学率
一直以来,社会及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认可度也是唯一的:高分学生,重高、重本的录取率。
一个学校,只有拥有高于当地其他学校的升学率,出现高分学生,重点高中、大学的录取率高,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校。
二、名校的名气来之优质的生源
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和老师的专业水平及教学经验有关,更重要的是生源的素质。名校优异的教学成绩,有老师的功劳,但是这块军功章上,多一半的功劳是学生。可以说,优质生源,创造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质生源,成就了名校的名气;优质生源,让名校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三、名校收差生是要冒风险的
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有诸多因素:先天的智力差异、后天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学习兴趣、习惯………
先天的智力水平,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改变。但是,这样的改变是有限的。
后天的家庭教育,直接决定着孩子在求知路上能走多远。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长久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即使孔老夫子转世,也是无能为力的。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从小开始的。一旦养成,很难纠偏。
名校收差生,是要冒风险。哪怕一个名校收一半差生,一半优生,最后的结果都极有可能是差的。一届考不好,就有可能毁了名校的声誉。
四、名校将差生培养成才,付出的成本太高!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是因为有一个好校长,有一群爱岗敬业的老师。
如果名校收了差生,老师们的工作难度系数太大,工作强度增大,工作压力山大。很有可能,老师们的付出,收效甚微。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质问:名校的学生都是“掐尖”招进去。把优秀的学生教好,不算本事。如果名校的老师,能把差生培养成人才,那才叫真本事!
这话说得轻松,但是做起来太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