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地形结构独特,气候复杂,其水系的发育和分布也具有显著的特征。
首先,亚洲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受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结构影响,亚洲的大部分山脉都从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分散出去,导致亚洲水系也呈不匀称的辐射状分布,并以荒漠为中心,形成了广大的内陆水系。
其次,亚洲拥有众多长河。亚洲地域辽阔,许多河源远离海洋,形成了长河。在流程超过4000公里的河流中,有七条位于亚洲,包括北冰洋流域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以及太平洋流域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湄公河。
第三,亚洲内陆流域面积广大。亚洲内陆流域面积约为1770万平方公里,占全洲总面积的40%,这一比例在世界各大洲中仅次于澳大利亚。内陆水系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的闭塞山间高原、盆地与低地,这些地区年降水量普遍小于300毫米,属于干燥荒漠和半荒漠地带。
最后,亚洲水系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第四纪地质史有关。第四纪大冰期后,河流的流向发生了变化,如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改道北流,而过去向南流的旧河道逐渐干涸,成为遗迹,进一步促使中亚地区向干燥的内陆荒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