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及产生的原因

admin

先说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定义。

太阳日是地球上某一地点连续两次达到高度角最大时的时间间隔,而恒星日是地球上某地连续两次正对着某颗遥远的恒星的时间间隔(我自己的理解,可能跟教科书上的不一样),但地球是在围绕着太阳转动的,或者说,太阳日只涉及地球的自转,不涉及地球的公转,而恒星日既涉及地球的自转,也涉及地球的公转。于是,太阳日与恒星日的时间长度就有了差别。

看下面的图。

地球位于A点时,地球上的P点既正对着太阳,也正对着那颗遥远的恒星。开始计时。地球自转了差不多一圈后,到了公转轨道上的B点,P点又一次正对着那颗遥远的恒星,这是一个完整的恒星日。但是你看,P点再次正对着太阳吗?到一个太阳日了吗?还没有。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在一个恒星日的时间内,它在公转轨道上也移动了一段距离,还没有再次正对着太阳,还需要再转过一点角度。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这一点角度转过去了,P点又一次正对着太阳了,一个太阳日的时间到了。可是这时候,P点已经不是正对着那颗恒星了。对吧?

一个恒星日只是地球从A点到B点的时间,这段时间是23小时56分04秒。而一个太阳日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是24小时整。即:地球从B点运行到C点时,所需要的时间是3分56秒。于是,一个恒星日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04秒,但地球还要再运行3分56秒,用刚好24小时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太阳日。

太阳日与恒星日的时间差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