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高中学习的差异性
1、知识量变大
初高中学习的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不及高中一年的学习量。例如,高中数学理科生需要学习七本书,涵盖高考重要考点。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迅速上升到3500词+500短语,新高一学生往往会在学习初期感到“撞墙”,即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2、学科难度不同
许多同学反映,学科难度显著增加,不仅在于知识量,更在于对深度的理解和应用。
3、高一内容在高考直接考察
高中知识量大,高一内容在高考中直接考查的比重约40%-50%,尤其是数学,高考中大约占65分。按照新高考的比重,这一比例可能更大。
4、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教师更注重直观形象的教学,反复讲解。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强调分析,教学方式转向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5、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同
高中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强调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避免死记硬背。
二、如何做好初升高衔接
1、新高一学习指南
面对初升高衔接,学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心理建设、学习方法调整和学科基础的巩固。
2、各学科衔接建议
语文方面,需要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拓宽阅读范围,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
数学方面,重点在于提高计算能力、式运算能力、代数式变化理解和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区分。
英语方面,提高词汇量、语法运用和篇章理解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也有各自的衔接重点,建议提前预习,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习兴趣。
三、应对“落差感”
面对初高中学习的落差,学生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包括强化基础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和应用。
四、如何提前做好准备
建议认真学习高中课程标准,多读书积累词汇,注重语法知识整合,查漏补缺,树立信心。
五、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衔接
物理从初中实验操作到高中实验设计、数学应用,化学从基础知识到理论体系的深化,生物从简单知识到生命科学的探索,政治、历史、地理则要求学生关注时事、掌握学科体系和思考问题的深度。